通辽市,原称哲里木盟,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,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,东靠吉林省四平市,西接赤峰市、锡林郭勒盟,南依辽宁省沈阳市、阜新市和铁岭市,北与兴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、松原市为邻,地处中纬度,属中温带、干旱和半干旱、大陆性季风气候,总面积59535平方千米。截至2022年10月,全市辖1个区、1个县和5个旗,代管1个县级市。 截至2022年底,全市常住人口283.46万。 1999年1月13日,哲里木盟撤销,设立地级通辽市。通辽市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,科尔沁草原曾产生和流传着著名的科尔沁三大叙事民歌(韩秀英、达那巴拉、嘎达梅林)和上千首短调民歌。通辽境内有京通、通让、大郑、通霍、集通5条铁路交汇,已开通“通满欧”国际货运班列,3条高速、6条国道和7条省道贯穿,是国家实施“一带一路”和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节点,地处环渤海经济圈、东北经济区和东北亚经济圈,是东北与华北的交汇中心;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等大中型客机,通辽火车站是全国36个铁路枢纽编组大站之一。境内有科左中旗哈民考古遗址公园、奈曼旗宝古图沙漠旅游区等旅游景点。 2018年12月,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。2020年10月,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。
2022年,通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1.7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3.0%。

地形地貌

     通辽市处于蒙古高原递降辽河平原的斜坡,地貌总轮廓是南部、北部高,中部低平。北部为大兴安岭南麓余脉的石质山地、丘陵区,海拔高度400—1300米,占全市面积的22.8%。最高峰是罕山吞特尔峰,海拔高度1444米。南部为辽西山地的黄土丘陵和浅山区,海拔高度550—730米,占全市面积的7.0%;中部为西辽河冲积平原,海拔高度120—320米,其边缘分布着固定、半固定沙沼,占全市面积的70.7%。全市境内较大的山有罕山、阿其玛山、吐尔基山、老道山和青龙山。

气候

     通辽市地处中纬度,属中温带、干旱和半干旱、大陆性季风气候,春季干旱大风多,夏季炎热降雨集中,秋季凉爽短促、气温下降快、霜冻北早南晚,冬季漫长少雪寒冷。年平均气温中部平原5—6°C,南部在6°C以上,北部山区为0—6°C。≥10°C的积温鲁北以南为3000—3200°C,鲁北以北为2200—3000°C,霍林河地区为1900—2200°C。无霜期鲁北以南为140—160天,鲁北以北为140天以下。全市年降水量变化在305—485毫米之间,年降水的70%集中在6—8月份。全市各地湿润度一般在0.3—0.7之间。全市光能资源丰富,光合有效辐射2506—2728兆焦耳/平方米年,年日照时数2868—3111小时,作物生长期(4—9月)日照时数为1577—1709小时,热量资源适宜于农牧林业发展。年平均蒸发量1817.4毫米(蒸发皿为20厘米口径)。气候条件为雨热同期,有利于植物生长及物质转化和积累。干旱、洪涝和大风天气是影响农、牧、林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。

水文

     通辽市水系由西辽河水系、柳河水系、大凌河水系、嫩江水系及东辽河组成,其中西辽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0%以上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7条,属辽河流域的38条,属松花江流域的3条,属大凌河流域的5条,属内陆河1条。从水文地理特征上看,全市河流划分为北部山区河流,中部平原区河流和南部浅山丘陵区河流三个部分。通辽市境内有自然湖泊612个,总集水面积292.9平方千米,总蓄水能力3.53亿立方米。
     2022年,通辽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2.1%。分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8.1%,占全部投资的5.0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.1%,占全部投资的57.9%;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.0%,占全部投资的37.1%。
     2022年,通辽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1.9亿元,比上年增长4.5%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2.7%。其中,税收收入完成57.7亿元,比上年下降1.4%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1.1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1.0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9%。

第一产业

     2022年,通辽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.9万公顷,比上年增加1.87万公顷,增长1.5%。其中,玉米播种面积112.78万公顷,比上年增加2.56万公顷,增长2.3%;稻谷播种面积2.08万公顷,比上年减少0.18万公顷,下降8.0%;小麦播种面积0.26万公顷,比上年减少0.02万公顷,下降8.3%;高粱播种面积2.06万公顷,比上年减少0.48万公顷,下降18.8%;荞麦播种面积0.28万公顷,比上年减少0.03万公顷,下降10.8%;大豆播种面积2.84万公顷,比上年增加1.05万公顷,增长58.7%。
2022年,通辽市粮食产量186.75亿斤,比上年增加7.09亿斤,增长3.9%。粮食作物平均单产988.86斤/亩,较上年增加23.2斤/亩,增长2.4%。

第二产业

     2022年,通辽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00.1亿元,比上年增长2.3%,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.9%。在规模以上工业中,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.7%;股份制企业增长4.0%;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.0%;私营企业增长23.4%。分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.2%;制造业增长7.1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.8%。在规模以上工业中,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.5%;重工业增长3.8%。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,原煤产量4853.2万吨,比上年下降0.4%;发电量666.9亿千瓦时,增长2.9%;电解铝产量263.3万吨,增长2.5%;味精产量54.69万吨,增长9.5%;液体乳产量12.7万吨,下降16.3%;鲜、冷藏肉产量11.1万吨,增长112.4%;平板玻璃产量629.3万重量箱,增长10.5%。
     2022年,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0.0亿元,比上年增长9.1%;实现利润总额110.3亿元,下降23.6%。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.9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.7%。
2022年,通辽市建筑业增加值103.8亿元,比上年增长5.5%。全市建筑业企业108家(均为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),比上年同期减少5家。

第三产业

     2022年,通辽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5.4亿元,比上年下降2.8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0.4亿元,增长3.1%;金融业增加值56.5亿元,增长5.7%;房地产业增加值43.9亿元,增长2.0%。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0.4%,利润总额增长12.2%。
2022年,通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.5亿元,比上年增长1.0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4.3亿元,增长1.0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.2亿元,增长0.7%。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,粮油、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21.4%,中西药品类增长23.4%,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.7%,汽车类下降1.8%。
     截至2022年底,通辽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31.6亿元, 同比增长16.3%。其中,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1396.2亿元,增长16.1%;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50.8亿元,增长16.7%;机关团体存款余额231.7亿元,增长6.5%;财政性存款40.5亿元,增长61.4%。
     截至2022年底,通辽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48.0亿元,增长11.1%,其中,住户贷款余额692.7亿元,增长16.4%;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55.3亿元,增长6.0%。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33.3亿元,增长16.3%;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48.0亿元,增长11.1%。
     截至2022年底,通辽市共有保险机构32家,其中,财险公司18家,寿险公司14家。全市保险保费收入65.15亿元,比上年增长3.6%;赔款与给付28.25亿元,增长13.4%。其中,财险保费收入31.59亿元,增长14.7%,赔款与给付21.65亿元,增长21.5%;寿险保费收入33.56亿元,下降5.0%,赔款与给付6.61亿元,下降6.9%。
 


关于绿天使 / 产业集群 / 孵化基地 / 产业服务 / 产业投资 / 服务项目 / 服务流程 / 新闻资讯 / 产业链平台 /

绿天使集团——专注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平台。

绿天使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400-101-1280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19060618号-1   网站建设:大精灵网站建设   

扫一扫 绿天使产业服务
扫一扫 绿天使产业服务
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
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